新生入園家長最關心的20個問題,詳細解答來了(轉給家長)
作者:天寶樂發布時間:2022-08-11瀏覽量:次
9月份又有一批寶寶走進幼兒園,雖然一些家長看似輕松地把孩子送進幼兒園,但其實每個新生家長心里都有很多問題:孩子能不能吃好?能不能融入集體?老師能照顧好孩子嗎?......我們整理了新生家長最關心的20個問題,并一一解答。
生活方面的問題
問:孩子在幼兒園都吃什么?怎么吃?
在幼兒園吃飯、喝水是新生們要面對的“第一關”。首先,幼兒園會在保障營養均衡的前提下,從飲食的制作上盡量縮小家園差異,同時從色、香、味、形上吸引幼兒,激發幼兒食欲。比如,多為幼兒制作有動物形象的小點心、小包子、小餃子;各種不同配料的三鮮蛋羹、肉末蛋羹、蔬菜蛋羹……進餐時,教師會用生動的語言引導幼兒主動進餐,鼓勵他們按需進餐。在飲水上,幼兒園以白開水為主,有的幼兒園還會為幼兒增加酸梅湯、冰糖菊花水、什錦水果湯等,旨在去火、潤肺、防病。
問:孩子不喜歡吃飯,在家吃飯都得各種哄,在幼兒園會不會吃不飽?
追著喂孩子吃飯是現在很多家長都存在的問題,這其實是一個很不好的用餐習慣。為了讓孩子在幼兒園能乖乖地吃飯,家長應該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吃飯習慣,比如坐在餐桌吃飯、按時吃飯、吃飯時不玩玩具、不看電視等。平時要控制好零食的量,要讓孩子進行適當運動,幫助其提高食欲,還可以嘗試與孩子討論食譜,激發他對食物的興趣。
在幼兒園,老師會教育孩子不挑食,保證每個幼兒飯菜湯都要吃。對于食量較好的幼兒,再根據情況給予加量;對于肥胖兒童,老師會提醒先喝湯再吃飯,以吃得太多;對于不會吃飯的新生,老師會給予一定的幫助,必要時會喂飯,但這只是作為過渡,等孩子慢慢適應了幼兒園,老師會教孩子自己吃飯,也希望家長能夠做好配合,一起幫助孩子獨立進餐!

問:孩子在幼兒園為什么要午休?
午睡,是保證孩子有充足的睡眠,利于孩子健康成長的措施之一。幼兒身體正在發育之中,自早晨至中午,由于參加各種游戲活動和運動,他們身體很疲勞,特別需要午睡,有益身心。
問:我的寶寶沒有午睡的習慣怎么辦?
科學、適時的午睡有益于孩子的身體發育,同時能讓孩子以飽滿的精力度過在幼兒園的下午時光。對于不睡或者睡不著的寶寶,老師們通常會先輕拍他的身體,使其情緒安定下來,再通過輕聲講故事或者唱歌的方式,為寶寶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;若寶寶實在入睡困難, 將在老師的陪伴下做一些安靜的活動。
問:聽說小孩上幼兒園之后特別容易生病,是這樣嗎?
孩子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后,身體和心理都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,而根據個體差異及體質的不同,孩子需要適應的時間長短不一,爸爸媽媽們應該正確看待。但是如果孩子生病較為頻繁,應及時去醫院檢查。
幼兒園也會做到:
1.在入學前進行家訪活動,了解幼兒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,幫助其早點適應幼兒園生活。
2.有個別不能適應的幼兒,老師會給予充分的關注,鼓勵他運動后多飲水、出汗后及時給孩子墊汗巾或更換干爽的衣服等,以降低他生病的機率。另外,老師還會引導幼兒正確洗手以及提醒他注意打噴嚏的方式等,從細節入手,讓幼兒遠離病菌。
3.為幼兒營造健康的環境,所有材料皆安全、環保;玩教具定時消毒;發現生病的幼兒及時聯系家長......盡最大的努力,保證幼兒的健康。
問:較小的孩子如廁問題怎么解決呢?
在剛入園的時候,家長最關心的就是幼兒在園入廁的問題。有的幼兒經常會有憋大便的情況,對此,幼兒園會采取以下方法幫助幼兒解決大便問題。
1.了解幼兒在家里的大便時間,以便老師在幼兒入園后可以在相應的時間提醒幼兒大便。
2.準備小尿桶,讓幼兒先坐在小尿桶上,再慢慢過渡到由老師扶著蹲坑大便。
3.每個幼兒在家大便都會有一些不同的習慣,如有的幼兒會抱著玩具,有的幼兒會要人陪等,老師會讓幼兒先保留一些小習慣。
4.鼓勵幼兒,給有進步的幼兒獎勵小紅花。

安全方面的問題
問:孩子很頑皮,什么東西都摸,會不會在老師不注意時觸碰到一些不安全物品?
對于像剪刀和消毒液這些不安全物品,幼兒園一般都會把它們放在幼兒拿不到的地方。但家長仍需提升幼兒的安全意識,不要讓幼兒佩戴首飾入園。
同時,幼兒園也會加強對幼兒的安全教育,開展相關的主題活動,教他識別生活中常見的危險事務,教他簡單處理辦法。
問:幼兒園都有哪些安全措施?
安全工作是幼兒園的重中之重,因此幼兒園也采取了各種安全措施,如:對各個區角進行圓滑處理;設立消防通道,并責任到人;對幼兒所活動場地進行定時安全檢查,并要求老師的視線里永遠有孩子等。
問:幼兒園放學時候,小孩不會被人亂接走吧?
幼兒園有嚴格的接送制度,家長來接小孩,必須有接送卡或簽字才可把孩子帶走。如果有老師不認識的人來接,必須打電話向孩子家長確認。所以,如果家長哪天不能親自來接,一定要提前告訴老師。

幼兒人際交往方面的問題
問: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發生爭執時,老師通常怎么做?
同伴之間偶爾的小摩擦是正常的。首先,老師會教育他們要有謙讓的精神。其次,老師平時會留意幼兒在生活中的交往行為、交往水平,適當地做一些交往技巧、態度行為方面的指點和幫助。如,讓孩子學會請求、學會協商、學會發表自己的意見;讓孩子懂得寬容、懂得規則、懂得考慮別人的感受等。
問:寶寶不會主動結交新朋友,沒法融入幼兒園環境怎么辦?
每個孩子的性格不同,因而結交朋友的方式也不盡相同。對于不善于表達的孩子來說,游戲是建立友誼的最好方式。通常在入園第一天,老師會帶領孩子們進行“認識新朋友”的活動,鼓勵孩子向全班介紹自己、展示自己,讓大家相互了解。同時會開展一系列的互動游戲,幫助孩子在玩耍中建立友誼。
教育及教師素養方面的問題
問:幼兒園老師平時怎么跟孩子們“上課”???
幼兒學習的內容分為五大類:健康、藝術、科學、社會、語言。每天的課程就是根據這些領域來合理安排的。故事、小動畫、身邊的小事,都可以導入到活動里面,老師平時要備“課”、做教具、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等等,事情真挺多的。
孩子在幼兒園學到的小部分是知識,更多的是學會了規律生活、適應環境、人際交往還有規則意識等,孩子也變得越來越獨立、自信。
問:老師如何處理兒童個體差異的問題?
每個幼兒的基礎不一樣,園方的初心就是讓每個幼兒健康、茁壯成長。比如,在生活上, 老師會根據幼兒實際情況,做不同的措施;在學習上,盡量“因材施教”,鼓勵、引導為主,讓幼兒在游戲中和實際的操作中獲得能力的提升。

問:幼兒園會體罰小孩嗎?
幼兒園的老師都是經過崗前培訓的,絕對不允許體罰和變相體罰孩子,不過,老師有時候對孩子的管教可能會有點嚴肅,語氣也會重點,也請家長理解。
問:我的孩子在家里都膽小,上課能積極舉手回答老師的問題嗎?老師會怎么對待不那么積極的孩子呢?
當然可以!因為幼兒園有積極的小朋友想去回答問題,而小朋友都有攀比心理,他會被帶動的。而且對于那些不舉手回答問題的小朋友,老師也會多多鼓勵,告訴他回答錯了也沒有關系。
問:孩子不討老師喜歡怎么辦?
老師受過專業的訓練,接觸的孩子多,對于調皮、淘氣、比較特殊的孩子,是有充分思想準備的。所以, 如果老師告訴你,你的孩子確實令人頭疼的話,請真誠地說一聲“您多費心”就可以了。越是難“教育”的孩子,在有進步而得到家長的肯定時,老師就越有成就感。所以,請用這樣的心理去評價老師和你的孩子,情況一定會越來越好。
分離焦慮方面的問題
問:孩子哭鬧著不愿上幼兒園該怎么辦呢?
入園前,父母要多給孩子講集體生活中有趣的事情,也可以帶孩子參觀幼兒園,看看小朋友們是怎樣交往、學習和生活的,激發寶寶參加集體生活的愿望。
其次,在入園初期,父母要以平常心來對待孩子的“哭”, 要相信老師會采取有效的措施,使孩子慢慢停止哭鬧。另外,家長要積極配合幼兒園,幫助孩子順利地度過適應期。如:把孩子送進幼兒園后要立即離開,不要悄悄地躲在門外或窗口觀察他,因為一旦被孩子發現,容易引起其情緒波動,使情緒剛剛穩定下來的孩子重新哭鬧起來。
問:如果一個孩子哭鬧的時間很長,會留下心理陰影嗎?
不會這么嚴重。孩子剛入園的“哭”是階段性的,而且有規律,一般入園與父母分別時會哭,吃飯前、睡覺前可能會哭。這時,老師會通過一些方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,大多數孩子哭了一會兒后都會安靜下來。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哭都會非常揪心,這可以理解,但其實對孩子來說,哭只是一種情緒的釋放,是大人賦予了孩子哭的感情色彩,所以父母首先要放松自己的心態。
問:老師,我們家寶寶剛剛入園,哭得很厲害,老人家很是心疼,能否讓孩子隔天去上幼兒園?
從家庭單一照顧到集體生活,特別是離開一直陪伴自己的親人,孩子缺乏安全感,哭泣是正常的現象。要讓孩子明白:
1.爸爸媽媽每天送他到幼兒園,是因為他長大了,就要進入幼兒園學習更多的知識,爸爸媽媽一定會準時到幼兒園來接他,并不是不要他了;
2.幼兒園的老師和小朋友都很喜歡他,很喜歡和他一起玩;
3.幼兒園里有好多家里沒有的玩具,還可以認識很多新朋友。
爸爸媽媽要鼓勵孩子堅持上幼兒園,果斷而堅決地天天按時送他去幼兒園,孩子可能很快會適應。若是隔天送幼兒園,只會讓適應期變得更長。
所以,爸爸媽媽不僅要戰勝自己的焦慮,也要學會和長輩進行良好的溝通,幫助他們打消對孩子入園的疑慮。
問:孩子送到幼兒園之后家長該怎么配合呢?
孩子上完幼兒園回家之后,可以和孩子聊聊在幼兒園的開心事,多做正面引導。別回家了天天問孩子:老師打你了嗎?小朋友欺負你了嗎?可以這么問孩子:今天在幼兒園你覺得最開心的事情是什么?認識了幾個好朋友?老師和你一起玩了什么?......較正面的問題。

如果您還有其他任何問題,都可以直接跟老師溝通,讓我們家園合力,一起幫助孩子度過最困難的入園適應期,迎接快樂的幼兒園時光!
生活方面的問題
問:孩子在幼兒園都吃什么?怎么吃?
在幼兒園吃飯、喝水是新生們要面對的“第一關”。首先,幼兒園會在保障營養均衡的前提下,從飲食的制作上盡量縮小家園差異,同時從色、香、味、形上吸引幼兒,激發幼兒食欲。比如,多為幼兒制作有動物形象的小點心、小包子、小餃子;各種不同配料的三鮮蛋羹、肉末蛋羹、蔬菜蛋羹……進餐時,教師會用生動的語言引導幼兒主動進餐,鼓勵他們按需進餐。在飲水上,幼兒園以白開水為主,有的幼兒園還會為幼兒增加酸梅湯、冰糖菊花水、什錦水果湯等,旨在去火、潤肺、防病。
問:孩子不喜歡吃飯,在家吃飯都得各種哄,在幼兒園會不會吃不飽?
追著喂孩子吃飯是現在很多家長都存在的問題,這其實是一個很不好的用餐習慣。為了讓孩子在幼兒園能乖乖地吃飯,家長應該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吃飯習慣,比如坐在餐桌吃飯、按時吃飯、吃飯時不玩玩具、不看電視等。平時要控制好零食的量,要讓孩子進行適當運動,幫助其提高食欲,還可以嘗試與孩子討論食譜,激發他對食物的興趣。
在幼兒園,老師會教育孩子不挑食,保證每個幼兒飯菜湯都要吃。對于食量較好的幼兒,再根據情況給予加量;對于肥胖兒童,老師會提醒先喝湯再吃飯,以吃得太多;對于不會吃飯的新生,老師會給予一定的幫助,必要時會喂飯,但這只是作為過渡,等孩子慢慢適應了幼兒園,老師會教孩子自己吃飯,也希望家長能夠做好配合,一起幫助孩子獨立進餐!

問:孩子在幼兒園為什么要午休?
午睡,是保證孩子有充足的睡眠,利于孩子健康成長的措施之一。幼兒身體正在發育之中,自早晨至中午,由于參加各種游戲活動和運動,他們身體很疲勞,特別需要午睡,有益身心。
問:我的寶寶沒有午睡的習慣怎么辦?
科學、適時的午睡有益于孩子的身體發育,同時能讓孩子以飽滿的精力度過在幼兒園的下午時光。對于不睡或者睡不著的寶寶,老師們通常會先輕拍他的身體,使其情緒安定下來,再通過輕聲講故事或者唱歌的方式,為寶寶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;若寶寶實在入睡困難, 將在老師的陪伴下做一些安靜的活動。
問:聽說小孩上幼兒園之后特別容易生病,是這樣嗎?
孩子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后,身體和心理都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,而根據個體差異及體質的不同,孩子需要適應的時間長短不一,爸爸媽媽們應該正確看待。但是如果孩子生病較為頻繁,應及時去醫院檢查。
幼兒園也會做到:
1.在入學前進行家訪活動,了解幼兒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,幫助其早點適應幼兒園生活。
2.有個別不能適應的幼兒,老師會給予充分的關注,鼓勵他運動后多飲水、出汗后及時給孩子墊汗巾或更換干爽的衣服等,以降低他生病的機率。另外,老師還會引導幼兒正確洗手以及提醒他注意打噴嚏的方式等,從細節入手,讓幼兒遠離病菌。
3.為幼兒營造健康的環境,所有材料皆安全、環保;玩教具定時消毒;發現生病的幼兒及時聯系家長......盡最大的努力,保證幼兒的健康。
問:較小的孩子如廁問題怎么解決呢?
在剛入園的時候,家長最關心的就是幼兒在園入廁的問題。有的幼兒經常會有憋大便的情況,對此,幼兒園會采取以下方法幫助幼兒解決大便問題。
1.了解幼兒在家里的大便時間,以便老師在幼兒入園后可以在相應的時間提醒幼兒大便。
2.準備小尿桶,讓幼兒先坐在小尿桶上,再慢慢過渡到由老師扶著蹲坑大便。
3.每個幼兒在家大便都會有一些不同的習慣,如有的幼兒會抱著玩具,有的幼兒會要人陪等,老師會讓幼兒先保留一些小習慣。
4.鼓勵幼兒,給有進步的幼兒獎勵小紅花。

安全方面的問題
問:孩子很頑皮,什么東西都摸,會不會在老師不注意時觸碰到一些不安全物品?
對于像剪刀和消毒液這些不安全物品,幼兒園一般都會把它們放在幼兒拿不到的地方。但家長仍需提升幼兒的安全意識,不要讓幼兒佩戴首飾入園。
同時,幼兒園也會加強對幼兒的安全教育,開展相關的主題活動,教他識別生活中常見的危險事務,教他簡單處理辦法。
問:幼兒園都有哪些安全措施?
安全工作是幼兒園的重中之重,因此幼兒園也采取了各種安全措施,如:對各個區角進行圓滑處理;設立消防通道,并責任到人;對幼兒所活動場地進行定時安全檢查,并要求老師的視線里永遠有孩子等。
問:幼兒園放學時候,小孩不會被人亂接走吧?
幼兒園有嚴格的接送制度,家長來接小孩,必須有接送卡或簽字才可把孩子帶走。如果有老師不認識的人來接,必須打電話向孩子家長確認。所以,如果家長哪天不能親自來接,一定要提前告訴老師。

幼兒人際交往方面的問題
問: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發生爭執時,老師通常怎么做?
同伴之間偶爾的小摩擦是正常的。首先,老師會教育他們要有謙讓的精神。其次,老師平時會留意幼兒在生活中的交往行為、交往水平,適當地做一些交往技巧、態度行為方面的指點和幫助。如,讓孩子學會請求、學會協商、學會發表自己的意見;讓孩子懂得寬容、懂得規則、懂得考慮別人的感受等。
問:寶寶不會主動結交新朋友,沒法融入幼兒園環境怎么辦?
每個孩子的性格不同,因而結交朋友的方式也不盡相同。對于不善于表達的孩子來說,游戲是建立友誼的最好方式。通常在入園第一天,老師會帶領孩子們進行“認識新朋友”的活動,鼓勵孩子向全班介紹自己、展示自己,讓大家相互了解。同時會開展一系列的互動游戲,幫助孩子在玩耍中建立友誼。
教育及教師素養方面的問題
問:幼兒園老師平時怎么跟孩子們“上課”???
幼兒學習的內容分為五大類:健康、藝術、科學、社會、語言。每天的課程就是根據這些領域來合理安排的。故事、小動畫、身邊的小事,都可以導入到活動里面,老師平時要備“課”、做教具、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等等,事情真挺多的。
孩子在幼兒園學到的小部分是知識,更多的是學會了規律生活、適應環境、人際交往還有規則意識等,孩子也變得越來越獨立、自信。
問:老師如何處理兒童個體差異的問題?
每個幼兒的基礎不一樣,園方的初心就是讓每個幼兒健康、茁壯成長。比如,在生活上, 老師會根據幼兒實際情況,做不同的措施;在學習上,盡量“因材施教”,鼓勵、引導為主,讓幼兒在游戲中和實際的操作中獲得能力的提升。

問:幼兒園會體罰小孩嗎?
幼兒園的老師都是經過崗前培訓的,絕對不允許體罰和變相體罰孩子,不過,老師有時候對孩子的管教可能會有點嚴肅,語氣也會重點,也請家長理解。
問:我的孩子在家里都膽小,上課能積極舉手回答老師的問題嗎?老師會怎么對待不那么積極的孩子呢?
當然可以!因為幼兒園有積極的小朋友想去回答問題,而小朋友都有攀比心理,他會被帶動的。而且對于那些不舉手回答問題的小朋友,老師也會多多鼓勵,告訴他回答錯了也沒有關系。
問:孩子不討老師喜歡怎么辦?
老師受過專業的訓練,接觸的孩子多,對于調皮、淘氣、比較特殊的孩子,是有充分思想準備的。所以, 如果老師告訴你,你的孩子確實令人頭疼的話,請真誠地說一聲“您多費心”就可以了。越是難“教育”的孩子,在有進步而得到家長的肯定時,老師就越有成就感。所以,請用這樣的心理去評價老師和你的孩子,情況一定會越來越好。
分離焦慮方面的問題
問:孩子哭鬧著不愿上幼兒園該怎么辦呢?
入園前,父母要多給孩子講集體生活中有趣的事情,也可以帶孩子參觀幼兒園,看看小朋友們是怎樣交往、學習和生活的,激發寶寶參加集體生活的愿望。
其次,在入園初期,父母要以平常心來對待孩子的“哭”, 要相信老師會采取有效的措施,使孩子慢慢停止哭鬧。另外,家長要積極配合幼兒園,幫助孩子順利地度過適應期。如:把孩子送進幼兒園后要立即離開,不要悄悄地躲在門外或窗口觀察他,因為一旦被孩子發現,容易引起其情緒波動,使情緒剛剛穩定下來的孩子重新哭鬧起來。
問:如果一個孩子哭鬧的時間很長,會留下心理陰影嗎?
不會這么嚴重。孩子剛入園的“哭”是階段性的,而且有規律,一般入園與父母分別時會哭,吃飯前、睡覺前可能會哭。這時,老師會通過一些方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,大多數孩子哭了一會兒后都會安靜下來。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哭都會非常揪心,這可以理解,但其實對孩子來說,哭只是一種情緒的釋放,是大人賦予了孩子哭的感情色彩,所以父母首先要放松自己的心態。
問:老師,我們家寶寶剛剛入園,哭得很厲害,老人家很是心疼,能否讓孩子隔天去上幼兒園?
從家庭單一照顧到集體生活,特別是離開一直陪伴自己的親人,孩子缺乏安全感,哭泣是正常的現象。要讓孩子明白:
1.爸爸媽媽每天送他到幼兒園,是因為他長大了,就要進入幼兒園學習更多的知識,爸爸媽媽一定會準時到幼兒園來接他,并不是不要他了;
2.幼兒園的老師和小朋友都很喜歡他,很喜歡和他一起玩;
3.幼兒園里有好多家里沒有的玩具,還可以認識很多新朋友。
爸爸媽媽要鼓勵孩子堅持上幼兒園,果斷而堅決地天天按時送他去幼兒園,孩子可能很快會適應。若是隔天送幼兒園,只會讓適應期變得更長。
所以,爸爸媽媽不僅要戰勝自己的焦慮,也要學會和長輩進行良好的溝通,幫助他們打消對孩子入園的疑慮。
問:孩子送到幼兒園之后家長該怎么配合呢?
孩子上完幼兒園回家之后,可以和孩子聊聊在幼兒園的開心事,多做正面引導。別回家了天天問孩子:老師打你了嗎?小朋友欺負你了嗎?可以這么問孩子:今天在幼兒園你覺得最開心的事情是什么?認識了幾個好朋友?老師和你一起玩了什么?......較正面的問題。

如果您還有其他任何問題,都可以直接跟老師溝通,讓我們家園合力,一起幫助孩子度過最困難的入園適應期,迎接快樂的幼兒園時光!
上一篇:我們是在養孩子,還是在培養員工?
下一篇:5個方法,讓孩子少玩手機